学道 发表于 2023-6-28 15:30

请教菩萨戒问题

请教各位大德:一、道次第所说的12个愿心学处,除了六次发心之外的都可以摄入行心学处。那这些愿心学处分别可以对应瑜伽18重46轻中的哪些戒条?其性质和46轻戒一样,都是恶作吗?


二、藏传菩萨戒本中,有违越愿心学处的恶作,即:堪以财法守护他人而不为、记恨他人的伤害,故分党类而起贪瞋、不依善士而舍闻思、受用衣食等时不具利他心摄持、以及一切善行不由菩提心摄持…… 这些戒条不知出自什么经论?菩萨戒品释 并没有提到这些愿心学处,不知有没有其他的藏传菩萨戒的注解?

另外,这些的性质和46轻戒一样,都是恶作吗?

三、菩萨戒品释 科判中,“坏悭悋对治” “于果邪行”这两科是什么意思?


谢谢!

龙吟 发表于 2023-6-28 20:42

【坏悭吝对治】:

坏悭吝对治,意思是毁坏“悭吝对治”。“悭吝对治”是指对治悭吝的方法,即布施和供养。

此科目属于“违犯摄善法”中“违犯饶益有情”的“违犯布施”,论与释文一目了然。

【于果邪行】:

于果邪行,是于什么“果”的邪行?对照科目及上下文来看,此“果”指的是般若,即智慧。

此科目属于“违犯摄善法”中“违犯般若”的“对殊胜境”。

此科的上一科是“诽谤慧境”,即不理解、不相信智慧的境界,听闻以后极力反对,但却是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说,也就是在没有自己的主张的情况下,出于憎恶就去批判他人对于智慧诠释的见解。

此科的下一科是“失坏慧因”,即不去听闻,或听闻以后玩弄文字,不去恭敬理解法义。

此三科,一个境,一个果,一个因,都是在说对于殊胜境即般若智慧的违犯,而“于果邪行“所强调的是已经信解般若智慧的人,心生骄慢,自赞而毁他,是为违犯。当然也提出了在三种情况下,没有违犯:催伏外道、方便调伏、发生净信。

龙吟 发表于 2023-6-29 09:56

【愿与行】

首先,愿心与行心要分开来看,为利有情愿成佛及其细分是愿心,已受戒后心依戒住而犹发心是谓行心。因此受戒后的行心其实有两层含义,其一是心依戒住,其二是犹发心。

其次,修习愿心学处不必对应戒条,反之亦然,但受戒后修习行心学处则需考虑是否能够心依戒住而犹发心。心依戒住对应戒条,而犹发心对应愿心学处。

所以,是否恶作对应戒条,而不是对应愿心学处,没有犹发心或发心不正,不一定是于戒违犯,而只能说是受戒后于行心学处的修习不足。

学道 发表于 2023-7-3 15:49

龙吟 发表于 2023-6-29 09:56
【愿与行】

首先,愿心与行心要分开来看,为利有情愿成佛及其细分是愿心,已受戒后心依戒住而犹发心是谓 ...

谢谢!上面的解答很有启发!

但是愿心学处的问题,是宗大师原来就如此解释,是道次第中出。

学道 发表于 2023-7-3 15:54

本帖最后由 学道 于 2023-7-3 15:56 编辑

龙吟 发表于 2023-6-28 20:42
【坏悭吝对治】:

坏悭吝对治,意思是毁坏“悭吝对治”。“悭吝对治”是指对治悭吝的方法,即布施和供养 ...
感谢!

另外还有两个问题:
18条根本罪与三聚净戒的关系,是如何对应的?
46轻罪的染或非染,论中有明文;但是“软中上品”违犯,是如何区分的呢?在忏悔这些的时候,是否要区分三种不同的忏悔方式?

龙吟 发表于 2023-7-4 14:12

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3-7-4 14:25 编辑

【三聚净戒与十八根本堕】

据我了解,没有十八根本堕与三聚净戒相对应的说法。

三聚净戒

三聚净戒指的是律仪戒、摄善法戒和摄众生戒(饶益有情戒):

1、律仪戒是指七众(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)分别所受的戒,可以是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等。

2、摄善法戒又称受善法戒、摄持一切菩萨道戒。为修习一切善法、圆满菩提所修的律仪戒,是修善门,以修身、囗、意的善业迥向无上菩提,如常勤精进、供养三宝、心不放逸、行六波罗蜜等。

3、摄众生戒(饶益有情戒),略有十一种:于须助伴者,愚方便者,有恩造者,遭怖畏者,被忧者,乏资具者,求依止者,乐随心者,正善行者,邪恶行者,应以神通所调伏者,如其所应为作义利。

十八根本堕

违犯《菩萨戒品》四种他胜处法,又《集学论》所说十四种他胜处法,共十八种他胜处法,即十八根本堕。

他胜处法:《律仪二十颂新疏》云:“他者,谓具足功德,是诸众生恭敬之处”。

1.自赞毁他图利敬 2.悭吝财法不惠施 3.拒他忏谢忿不忍
4.疑拒大乘菩萨藏 5.供三宝物回入己 6.背舍毁谤于正法
7.迫害僧侣使还俗 8.造作五种无间罪 9.持邪倒见毁因果
10.毁坏国邑聚落等 11.宣深空理于浅智 12.令人悔退无上道
13.使人弃舍别解脱 14.轻毁持守二乘者 15.妄言虚夸登圣法
16.受取盗自三宝物 17.爱乐宣说相似法 18.轻言舍弃菩提心

龙吟 发表于 2023-7-4 14:18

【软中上品】

菩萨戒中的“软中上品”主要是针对十八根本堕而言的,于十八堕罪微劣现行是名软品缠犯(下品缠犯);平等现行是名中品缠犯;增上现行是名上品缠犯。
缠犯:《披寻记》云,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等者:诸烦恼法数起现行,名之为缠。

具体可按《菩萨戒品释- 三缠差别》中的解释来进行判断。
三缠差别以四支为准:

1、数数现行:现行一种犯他胜缘,后于彼缘仍欲现行,即是数数现行之义。
2、都无忏愧:菩萨将欲现行罪时,若能了知非我应作,羞耻名惭。又即于此恐他呵责,羞耻名愧。
3、深生爱乐:谓于恶行,仅无惭愧犹非完足,更以此事令意爱乐。
4、见是功德(不见过患):于彼恶行,不见过患。

上品缠犯:具足以上四支为上品缠犯,但是”持邪见谤无因果“与”舍弃菩提心“,此二者无须具足四支,若生即犯,即是上品缠犯。
中品缠犯:具足第四支”不见过患“为中品缠犯,因为不见过患,定无惭愧,若有惭愧,定见过患,不见过患谓烦恼粗重,若犯此支即是中品缠犯。
下品缠犯(软品缠犯):若不具足第四支”不见过患“,而具足其他三支,则为下品缠犯。

上品缠犯须重新受戒;中品缠犯应于三位补特伽罗前忏悔;下品缠犯应于一位补特伽罗前忏悔。
除彼等外,余恶作能于一位等补特伽罗面前忏悔最佳。若不,应信解于诸佛佛子前忏悔,或于佛像前忏悔。亦应由《皈依发心》《三十五佛忏》《总忏悔文》及念修金刚萨埵等门行忏侮。 悔除此等时,应由圆满四力对治门行忏悔。

学道 发表于 2023-7-8 16:40

龙吟 发表于 2023-7-4 14:18
【软中上品】

菩萨戒中的“软中上品”主要是针对十八根本堕而言的,于十八堕罪微劣现行是名软品缠犯(下 ...

谢谢!18根本确实有三品,但是大论原文中“软中上品”针对的应该是恶作罪。可以参考大论的各种注释,如功德光论师:
https://www.ymfz.org/library/tengyur_translated/toh4045/?lang=zh-hans

但是应注意瑜伽大论中部分深入论述戒律的内容,涉及出家律,在家众不一定合适阅读。

学道 发表于 2023-9-7 15:20

关于虚空藏菩萨戒的问题:

為何說聲聞五波羅夷中,只列“出佛身血”一條逆罪?

為何其說初發心八種根本罪中,第五、第六,乃是犯於大乘最深根本重罪?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请教菩萨戒问题